开启辅助访问
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80|回复: 0

如何在异文化中持守基督徒身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5 21: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微信登录

×
  如何在异文化中持守基督徒份?






                                                                                                  
作者:陈小

前言:
以斯帖记记载的事件发生在波斯帝国时代(公元前539-331年)。当时许多以色列人已经从被掳之地回到巴勒斯坦,重建圣殿并设立起献祭制度。不过,大多数的以色列人都选择不回到故土,以斯帖和末底改就是其中之一。这些仍然散居在外邦中的以色列人就在异乡过着寄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注定了他们是当地文化中的外来者和少数派,而作为以色列人,身份意识特别浓烈,是不可被同化的一个族群。这样,这些以色列人就不得不面对很现实的问题:如何在强大的异文化中持守自己的身份?

其实, 中国的基督徒也是如此。在中国社会,基督徒是属于边缘的群体,基督教文化还没有大范围形成,大众也非常陌生。而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延绵不绝,深入每一位华人的骨子。相对而言,中国的基督徒虽是在自己的家乡,但同样面临着在强大的异教文化中如何持守基督徒身份的问题。本文将藉着以斯帖记2章19节到3章6节来探讨这个问题,期望帮助处于两种文化张力中的基督徒,能从中学习到权衡之原则。

一、通过忠于职责而忠于神(2:21-23)

2章21-23节记载的事很清楚,就是末底改发现了辟探和提列想要杀害亚哈随鲁王的阴谋,于是通过以斯帖将这事禀报于亚哈随鲁王,使得亚哈随鲁王逃过一劫,末底改因此立下功劳。这件事情从整个以斯帖记看具有重大意义,为日后第六章开始的反转埋下重要伏笔。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件事也给我们看见了一个身处异乡(从广义角度看,我们是客旅)之神的百姓的职责,就是要忠于作为臣民的本分。

作为被掳的末底改,他并没有冷眼旁观自己现在所处国家的动态,更没有巴不得这个国家动荡的邪恶之心,也没有消极对待自己的职责。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出现在那些民族情结浓厚的丧国之徒、被掳之民身上,但末底改并没有让国仇家恨影响自己,他愿意恪守臣民的身份忠于亚哈随鲁王。

亚哈随鲁并不是一位贤达爱民的好王。据史料记载,他脾气乖张,不时会勃然大怒(也可参斯1:12,7:10),他在书珊城有一个王宫,并且在那儿建有庞大的女院。要忠于这样的一位王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于作为被征服而丧国的末底改而言更不容易。

末底改之所以愿意将辟探和提列的诡计告诉亚哈随鲁王,并非因为亚哈随鲁值得爱戴,而是因为末底改清楚这样做是自己的本分,更是他忠于神的具体表现。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经常以对象值不值得来决定自己是否去忠诚、爱戴,实际上,作为基督徒,我们行事为人的出发点绝不是他人,而是神的旨意如何,自己的职责何在?

作为亚哈随鲁王治下的臣民,他的本分就是合宜的向王尽忠,这是因为,从权柄源头来看,“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罗13:1)。基督徒合宜的顺服在上掌权者,并积极履行作为世俗国度之臣民的职责,这是对神的敬畏和忠诚,通过尊敬神所设立的掌权者以表达对神的尊敬。

末底改通过这件事尽了职责,忠于职守,就是对神的忠诚。一个不忠于自己职责的人,绝不能夸口自己向神尽忠,也就无法谈及持守自己的身份,因为他自己以各样的借口废掉了因这身份所带来的责任。基督徒的身份不是要废掉作为世俗国度一员的职责,而是要成全这职责,并对职责的看法提升到属灵的程度,让其回归真正的内涵。

二、通过反抗恶令而忠于神(3:1-4)

基督徒即是神的百姓,又是世俗国度的一员,这两种身份有时是和谐统一的,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第一点,基督徒可以通过对世俗政权的忠诚而表达对神的忠诚。但由于罪的缘故,世俗政权所发出的命令又不都是善的,或者说有些命令直接妨碍了基督徒对神的忠诚,比如3章2节所记载的亚哈随鲁王的这个命令: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要跪拜哈曼。

此处的跪拜并没有偶像崇拜的成分,只是一种君臣之礼,只不过原来作为臣仆的哈曼被亚哈随鲁王抬举到可以享受被其他人跪拜的位置罢了。亚哈随鲁既然已经下了这样的命令,世人遵从理所当然,就算是犹太人行此大礼也无妨,正如雅各的儿子们来到埃及籴粮时,脸伏于地,向约瑟这位埃及宰相下拜(参创42:6);又如大卫要辞别约拿单逃命时俯伏于地,向约拿单拜了三拜(参撒上20:41)。

但末底改却坚持不跪不拜,有人提醒他这样是违背了王的命令,又天天劝他,他还是不听(参斯3:3-4)。末底改为何如此坚持不向哈曼跪拜?为何他这次和上次的做法完全两样?

我们注意4节的下半节:因他已经告诉他们自己是犹大人。从这节经文来看,很显然末底改不向哈曼跪拜和他的身份有关,但如前文所言,这种跪拜并没有偶像崇拜成分,下跪也无可厚非。所以事情并没有表面所展现的那么简单。

我们继续关注末底改的身份,根据2章5节记载,末底改是便雅悯人基士的后裔,而基士是扫罗王的父亲。我们再看哈曼的身份,3章1节特别强调他是亚甲族人,也就是说他的祖先是亚甲,就是被扫罗王生擒的亚玛力王。这两人的身份一对比,就会发现原来他们之间的渊源颇深,但这还不算是末底改不跪的强有力的依据,因为末底改所强调的是犹大人,而不是便雅悯人,或者扫罗的后人。另外相比于约500年前的家族旧恨,70多年前的家国新仇更容易左右人,但从第一大点可知,末底改并没有被民族仇恨影响。

真正使末底改宁愿违背亚哈随鲁王的命令,也不向哈曼跪拜的原因是末底改是属神的犹大人,而哈曼是属于神的敌人的亚玛力人。亚玛力人不是普通的一个族群,这是耶和华曾起誓要世世代代与之争战的族群(参出17:16),所以作为神的百姓不向其跪拜才是忠于神的表现,神的儿女怎么可以向神所宣告的敌人下拜?!

违抗世俗政权不合理的命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为此要付上可能出现的代价外,我们要小心辨别,因为什么命令应当主动遵守,什么命令该反抗到底这需要从神那里来的智慧,而事情往往纷繁复杂,政令本身也不会如表面所呈现的条文那么简单,我们更应该谨慎行事。

但我们可以把握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身份的问题,遵守或抗命最终所围绕的就是基督徒的身份问题。我们需要首先对自己的身份有清晰的认识和坚持,也要看透具体事情的本质,看其在本质上有没有越过我们的身份,妨碍我们对神的忠诚。

三、通过灵巧处事而忠于神(2:20)

除了反抗和遵守两者的选择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在未触及核心问题时,应该灵巧行事,允许个人按照自己的生命状态和领受做出不同的选择。

以斯帖记2章20节提到以斯帖还没有将自己的籍贯宗族告诉人,她这样做是继续遵守末底改之前的吩咐(参斯2:10)。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强大的异文化当中,作为被掳之人,在一定程度上隐藏自己的身份是一种自我保护。基于人的软弱,我不能去谴责这种行为,我想神会怜悯人的软弱,故此我们也要以恩慈相待。

我们需要特别留意,这里并没有提到以斯帖是通过撒谎等不当手段隐瞒自己的身份,她只是隐瞒,即对自己的身份保持沉默。我觉得这是个人选择,问题的关键不是以斯帖此时能否隐瞒,这还没触及到根本的原则问题,这是每个人在具体处境中的个人选择,或者说按照个人的生命状况和眼见而做出的判断,或是隐藏或是公开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或者说,每个人从隐瞒到公开有一个时间的过程,我们需要耐心等待人的成长,正如尼哥底母和约瑟以前因怕犹太人就暗地里作主的门徒(参约19:38-42),但时机一到,他们就公开自己的身份。

问题的关键是你是否珍重这个身份,以致于到必要的时候敢于公开,如以斯帖后来愿意冒死向王公开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如果从整个事情的发展脉络来看,我们可以对以斯帖前后的变化做合理的推测:她一开始可能是为了省却不必要的麻烦而隐瞒身份,但后来事件发展到关键时刻,她就必须不计代价的去为整个民族考虑,而这中间起决定性的是她明白了神在她身上的旨意。也就是说,一开始以斯帖是不清楚神给她的使命的,她只是按着本分听从了末底改的安排,但随着事件的发展和末底改的提醒——焉知你得了往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以斯帖终于明白了神要她做的事。一旦明白之后,以斯帖就勇敢而有智慧的去履行职责——违例去见王(参斯4:16)。

故此,我们就可以从中找到一定的参考原则,即对事情本质的认知和神旨意的把握程度。每个人的生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对事情的认识也在逐步进深,所以当一个人尚未清楚事情本质时,他可以根据自己的良心作出个人性的选择。然而,如果一件事情已经很清晰,和基督徒的身份有明显的冲突,那么他就要持守自己的位分。另外,神对人的带领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和事件和认证之后,才会对神的旨意有更清晰的把握。一旦我们能比较清楚的把握神对自己的带领,那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去悖逆神了。

需要特别指明的是,我们常常用不当的动机,甚至是邪恶的心来使用“灵巧如蛇,驯良如鸽”的教导。基督徒在现实世界中面对具体事宜时,的确要有智慧,但智慧行事的前提是你要有一个清洁的心。一个有清洁心的人,他就不会拿“灵巧如蛇”来作为自己私欲的挡箭牌,恰恰相反,在这群人的观念里,他们所想的是如何更加灵巧的行善、见证主名、传扬福音,正如保罗一样,向什么样的人,就作什么样的人,为要救些人(参林前9:19-22)。保罗的灵巧处事是出于清洁的心,是为了崇高的目的。

如果是一颗扭曲的心,看到“灵巧如蛇”时,他想到的就是如何为自己的罪开脱,如何想尽办法满足自己的私欲。我们要竭力避免这样的心,软弱、跌倒已经是在得罪神,又用神那圣洁的话语来作为自己可以犯罪的“依据”,那简直是罪上加罪。

结语:
要在异文化中持守基督徒身份并非易事,但这是我们的本分,我们无可推脱。我们必须要注意有些文化并没有和我们的身份有本质上的冲突,我们当给以当有的尊重,也该适当的去遵行,而有些文化却与基督徒有损,我们就该加以拒绝。

要在异文化中持守住自己的身份,除了对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外,还要对自己的身份有正确的认识。基督徒有两种基本身份,一是天国的百姓,要向天国的主宰,我们的神尽忠;二是世俗国度的公民,要顺服世上的掌权者。从本质上来说,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基督徒愿意顺服地上的权柄,是因为他愿意顺服神。顺服神是至高和绝对的标准,任何与这标准相悖的事都应该被弃绝。

世事总是纷繁复杂,又在不断发展,要在具体处境中做到准确判断并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并有一颗愿意持守这身份,忠于神的心,那么神必定会带领我们做出正确的抉择。

投稿信箱:naxier001@hotmail.com

支持拿细耳      祝福更多人

8cf4b6af2a40d34bd8e121f5f38a2236.jpg

小编声明:
1.拿细耳拒绝心灵鸡汤,旨在提供有营养的属灵干粮。
2.请为拿细耳祷告,多谢大家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愿主赐福每位读者。
3.拿细耳不愿开通赞赏功能,为了保持平台清洁也谢绝一切广告植入。
4.拿细耳以原创为主,希望有感动的肢体奉献稿费,鼓励创作。 (长按二维码,点识别二维码后即可输入金额转账)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7...
金灯台团契欢迎您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