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302|回复: 0

在宁静的墓地驻足沉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30 16: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微信登录

×
  
在宁静的墓地驻足沉

                                                                                                  




1936年,在中学的最后一年,索尔仁尼琴因为优秀的成绩,获得一辆自行车的奖品。


然而,因为他的出身问题----他去世的父亲是沙皇军官,而他的母亲是东正教徒,他的奖品并没有被上级部门批准。


为了还学生一个公正,那位正直的校长愤怒抗议。最后的结果是,尽管官方不情愿,但索尔仁尼琴还是得到了那辆自行车。


在接下来的暑假里,索尔仁尼琴和几个好朋友骑车去了第比利斯,中途经过高加索山脉风景壮丽的隘口。


在旅行途中,他写了三个本子的旅行札记,尽情表达对文学的深深爱意。


索尔仁尼琴传记《流浪的灵魂》的作者约瑟夫.皮尔斯说,透过这些札记,可见苏维埃的宣传言论深深浸透到那一代青少年的骨子深处,因为文章中随时就能见到共产主义的标语与行话。


当他们经过一座肺结核疗养院时,索尔仁尼琴在札记中写道:“两种东西导致了结核病---贫穷和医学的无能,革命已经消除了贫苦。医学,为什么你还这么落后?把这些不幸的人从死亡的魔爪下解救出来吧!”

在一个本子的封面上,还写着斯大林的一句豪言壮语:“我们在工业、农业、交通和军事领域将会有无数优秀的干部---我们的祖国将是战无不胜的。”


然而,在索尔仁琴的札记中却有一个段落,皮尔斯说,藉着这个段落,他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后那个写出《古拉格群岛》的“具有深刻内省精神”的作家:


我很喜欢墓地!......坐在墓地里,你不由自主地就会想起你过去的全部生活、过去的活动和你对未来的计划。在这里,你不会像你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做的那样对自己撒谎,因为你觉得那些静静地睡在你周围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活着,而你正在和他们交谈。坐在墓地里,你顷刻之间就会超越你日常的野心、忧虑和激情----霎那间,你甚至会超越你自己。随后,当你离开墓地时,你又变成了你自己,陷入了日常琐事的泥潭中,只有那些最不寻常的人才能跳出这个泥潭,来到永恒的坚实地面上。

是的,读到这一段文字时,仿佛读到在《古拉格群岛》中随时可见的深刻反省。而这样的反省,必然会引导一个人严肃思考---面对一个有限的人生,应该拥有怎样的生活?


就是在这里,索尔仁尼琴产生了要写一部史诗巨著的想法。然而,他穷其一生写出了岂止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巨著?只是在当时,一个懵懵懂懂的青年人怎么会知道,要经历哪些几乎难以承受的苦难,才能成就自己这样的理想。


在一个作家的墓地里,或者说就是在死亡面前,唤醒了索尔仁尼琴的存在意识。若想拥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就不应该回避死亡问题。




f9cbd5f46e1733811aff15653cecddd5.jpg


                                在墓地上空 列维坦



在俄罗斯人的意识里,并不忌讳直面死亡。18年前,我曾买过一本俄语翻译家高莽先生写的《灵魂的归宿》,书中记述了他所寻访过的几十座俄罗斯文化艺术名人的墓地。


我非常喜欢那本书,跟随高莽先生的素描、照片和文字,在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柴科夫斯基、列宾等人的墓地里漫步逡巡。


那些墓地宁静而富有诗意,仿佛他们的主人还没有死去,只是一个人逗留在那里,久久沉思,不愿离去。


后来才知道,尽管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可惜书名却极不恰当。墓地岂是灵魂的归宿?当一个人的肉体躺在墓地里,他的灵魂早已远远离开,或在明亮的乐园,或在黑暗的深渊。


与俄罗斯人相反,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对死亡是比较忌讳的。中国人的墓地也很少会像俄罗斯人的墓地,能够成为浪漫遐思的场所。


孔夫子先生曾经慨叹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非常渴望弄明白生命的奥秘,然而他又说:“未知生,焉知死?”这就是儒家文化的悲剧,因为对死亡问题的回避,不可能明白生命的奥秘和价值。


2008年8月3日,索尔仁尼琴歇了人间的劳苦。他的遗体被埋葬在顿河修道院。5年前,索尔仁尼琴就请求牧首阿列克西二世,表示自己死后希望葬于顿河修道院。他认为顿河修道院虔敬的环境合乎他的心境。


索尔仁尼琴的墓地很简单,醒目的是一个灰色的大理石十字架---耶稣基督担当了他的罪孽。在墓地上空,他的灵魂仿佛白云一样,徜徉在那个更为辽阔的国度。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7...
金灯台团契欢迎您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