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392|回复: 0

西底家违背盟约的预表意义——耶利米书(3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6 21: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欢迎您来到基督的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申请户口 微信登录

×
西底家违背盟约的预意义——耶利米书(37)


                                                                                              
be33f59f730dc41debf4862a7847fc23.jpg

       西底家于公元前597年被立为犹大王。虽然先知先前不断谆谆训言,然而西底家和百姓仍然置若罔闻,依旧追随背道的生活型态。西底家派人去找耶利米为百姓祈祷,目的显然是要耶利米在上帝面前为犹大代求,好让一时的苟延残喘成为永久的太平,但是耶利米预言迦勒底人一定会回来攻陷耶路撒冷并取得胜利,且肯定西底家被掳无疑。耶利米被当作逃亡者被捕,挨打并下狱。他恳求释放,获得了应允!
    【耶37:1-2约西亚的儿子西底家代替约雅敬的儿子哥尼雅为王,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立在犹大地作王的。但西底家和他的臣仆,并国中的百姓,都不听从耶和华藉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
   “约西亚的儿子西底家”,耶37-44章继续记录耶利米后期的生活和命运,从犹大最后一任国王西底家即位开始(【王下24:17-18】巴比伦王立约雅斤的叔叔玛探雅代替他作王,给玛探雅改名叫西底家,西底家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一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亲名叫哈慕他,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儿。),记录末时代犹大王朝如何走向最后的衰落!  “哥尼雅”,也叫耶哥尼雅(参耶22:24),是约雅敬的儿子,也叫“约雅斤”。上一堂课说到约雅敬的后裔中必没有人坐在大卫的宝座上,所以自从这个儿子“哥尼雅”作王三个月(王下24:8)被废黜后,约雅敬的后裔中就再也没有人坐王位了!
这里说“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立在犹大地作王的”,也就是说,西底家作王是被尼布甲尼撒立为犹大王的。因此西底家是巴比伦人的傀儡,同时也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他无疑必须发誓效忠尼布甲尼撒,但几年之后他违背了誓言,与几个周围的国家结盟对抗巴比伦。西底家和他的谋士们就是这样酿成了公元前586年的悲剧。关于西底家违约的证言我们来看怀著:
    《先知与君王》36章 最后的犹大王
这时巴比伦王已经从但以理和其他希伯来的俘虏身上,认识了真神上帝的能力和无上威权,所以当西底家再度郑重地许诺效忠的时候,尼布甲尼撒就要他凭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的名为他所应许的起誓。西底家如果尊重他这次重新订立的誓约,则他的忠顺就必在许多人的心中发挥强大的影响,因为他们正在注意那些自称敬畏希伯来人上帝的圣名、并关心祂尊荣之人的行为。
            可惜犹大王忽视了这项将荣耀归与永生上帝圣名的崇高特权。《圣经》论到西底家说:他“行耶和华他上帝眼中看为恶的事。先知耶利米以耶和华的话劝他,他仍不在耶利米面前自卑。尼布甲尼撒曾使他指着上帝起誓,他却背叛,强项硬心,不归服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代下36:12-13)】
这里说西底家如果尊重他凭着耶和华的名起誓重新订立的盟约,那么他的忠顺就必在许多人心中发挥强大的影响,上帝的名也可大大得到尊荣。但是他却背叛,强硬着心,不服从以色列的上帝,最后导致悲悯的命运。今天上帝拣选的末时代的教会,被上帝从属灵的埃及呼召出来参与酉初运动,如果尊重《众先知书》的信息警告,相信《众先知书》是上帝借着旧约众先知对祂百姓说话的声音,顺从这个约定,也可避免重蹈犹大王国的命运,但是三个犹大王相继背叛,不服从以色列的上帝,带来是耶路撒冷毁灭的命运在末世的重演!
  “但西底家和他的臣仆,并国中的百姓,都不听从耶和华藉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鉴于西底家后来执政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就西底家而言,至少他个人是相信耶利米为真先知的。虽然没有明说,但上下文暗示耶利米回应了国王有关祈祷的请求(第3节)。根据记录(第5节),至少在这个请求以后不久,埃及的军队似乎撤离了耶路撒冷。稍后,西底家和先知进行了一次秘密的交谈。即使他不完全相信耶利米是有灵感的使者,至少他心中怀有一种秘密的恐惧。
            至于这里说到“西底家不听从耶和华藉着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那是说明西底家的决定是出于一种犹豫,而不是出于完全的怀疑或不信。西底家草率地屈从首领们的请求,把耶利米投入玛基雅的狱中(耶38:4-6),后来又听从了一个太监的建议,把他转出地牢(第7-13节),这证明如果西底家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相信先知的警告,耶路撒冷的命运就会迥然不同。我们从预言之灵可以看出一个不坚持真理、优柔寡断的执政者带来的祸患是何等的可悲:
先知与君王》 第三十七章 被掳到巴比伦 第18段
               【耶利米含着眼泪恳劝西底家拯救他自己和他的百姓。他痛心地向他陈述:他若不听从上帝的劝告,决不能保全性命,而他一切所有的都必落在巴比伦人的手中。但王已经踏入歧途,而且不肯转回。他决心听从假先知和他顾问的建议,这些顾问实际是他所轻视的,而他们也常因他如此轻易屈从他们的心愿而讥诮他的懦弱。他竟牺牲了自己作大丈夫高贵的自由,而变成了迎合公众意见的奴隶。他虽未定意作恶,但也没有决心勇敢地坚持正义。他虽察知耶利米所给予的劝告的价值,但他没有道义的魄力去顺从;结果他就一直朝着错误的方向而行。】预言之灵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西底家是一个迎合公众意见的奴隶。他明明知道耶利米警告信息的可靠性,但由于那些假先知和假顾问占领舆论的主导地位。虽然这些假顾问实际上是他所轻视的,但他没有道义的魄力去顺从耶利米有价值的信息,也没有坚定的信心去勇敢地坚持少数人持有的正义,所以最后他懦弱无能的秉性使他屈从假先知的意见,就一直朝着错误的方向而行了。
      这就是西底家的真实心理状态!
[url=]     
a0e813221942fce1cb70ebc58913d56f.jpg      

                                           【耶37:3】西底家王打发示利米雅的儿子犹甲和祭司玛西雅的儿子西番雅去见先知耶利米,说:“求你为我们祷告耶和华我们的上帝。”

                “利米雅的儿子犹甲和祭司玛西雅的儿子西番雅”,是属于当时反巴比伦的势力,对耶利米先知并不友好(耶21:1-2;29:25;38:16)。
                  示利米雅的儿子犹甲与耶利米敌对,且根据【38:4】可知,他曾要求治死耶利米。玛西雅的儿子西番雅,稍早亦曾被差派往见耶利米(耶21:1-2),而耶利米此刻仍可自由出入。西底家派两个并不和耶利米同一立场的人去要求耶利米祷告,说明西底家对耶路撒冷的得救存有侥幸的心里!我们也可以从已经学习过的21章看到同样的情景:
              【耶21:1-2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那时,西底家王打发玛基雅的儿子巴施户珥和玛西雅的儿子祭司西番雅去见耶利米,说:“请你为我们求问耶和华;因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攻击我们,或者耶和华照他一切奇妙的作为待我们,使巴比伦王离开我们上去。”
                 “求你为我们祷告耶和华我们的上帝”,说明他们不但在执行国王的命令,而且藉着表现出对上帝的宗教热情,希望把耶利米争取到他们一边来,共同敌对巴比伦。更希望从耶利米那里听到关于耶路撒冷转运的答复。
   
           【耶37:4-5】那时耶利米在民中出入,因为他们还没有把他囚在监里。法老的军队已经从埃及出来,那围困耶路撒冷的迦勒底人听见他们的风声,就拔营离开耶路撒冷去了。那时耶利米没有被囚,直到西底家执政的第10年,耶路撒冷最后一次遭到围攻之时才被囚禁(耶32:1-2)。而开始围攻耶路撒冷实际上是在西底家执政的第9年开始的(耶39:1)。
     “法老的军队已经从埃及出来”,这个法老合弗拉(耶44:30)于公元前五八九年至五七○年间为王,且曾贸然出兵支持西底家对抗巴比伦(结17:11~21),这次行动无疑是出于合弗拉和西底家之间对抗尼布甲尼撒的协议(结17:15)。“从埃及出来”,说明法老已经出兵向耶路撒冷挺进,来支持犹大对抗巴比伦了。所以,犹大人才生出希望!
               “那围困耶路撒冷的迦勒底人听见他们的风声,就拔营离开耶路撒冷去了。”“拔营”,就是撤围的意思。由于埃及的军队通常配备精良的战车和战马(结17:15;赛31:1),并具有很强的军事突围能力(结17:17)。因此,巴比伦军队——迦勒底人一听到法老军队从埃及出来的风声,马上离开耶路撒冷搬兵回朝了!

【耶37:6-8】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犹大王打发你们来求问我,你们要如此对他说:‘那出来帮助你们法老的军队必回埃及本国去。迦勒底人必再来攻打这城,并要攻取,用火焚烧。’”    当迦勒底人打道回府之后,犹大王以为危机过去。便派犹甲和西番雅去求问耶利米,希望得到满意的答复。但是上帝怎么说呢?“那出来帮助你们法老的军队必回埃及本国去。迦勒底人必再来攻打这城,并要攻取,用火焚烧”,也就是说,虽然巴比伦撤兵了,但他们必定再回来攻打耶路撒冷,并且要攻取成功。耶路撒冷被陷已成定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西底家向埃及求援,违背了与迦勒底人的“约”(结17:17-18)。埃及人的出兵,就像在亚述人入侵时特哈加的出兵一样(王下19:9;赛37:9),只能暂时解除对耶路撒冷的攻势,耶路撒冷毁灭的结局已经不可避免。我们看:
              【结17:15-18】他却背叛巴比伦王,打发使者往埃及去,要他们给他马匹和多民。他岂能亨通呢?行这样事的人岂能逃脱呢?他背约岂能逃脱呢?...敌人筑垒造台,与他打仗的时候,为要剪除多人,法老虽领大军队和大群众,还是不能帮助他。他轻看誓言,背弃盟约,已经投降,却又做这一切的事,他必不能逃脱。
    这里说“犹大王违背誓约,怎么能逃脱呢?”“他轻看誓言,背弃盟约,已经投降,却又做这一切的事,他必不能逃脱。”这是指西底家被尼布甲尼撒王立为王以后,发誓效忠尼布甲尼撒,但是后来却背弃盟约,与埃及法老结盟,联合对抗尼布甲尼撒。因此,违背了这个合约,这个合约就要定他的罪。于是就有了“迦勒底人必再来攻打这城,并要攻取,用火焚烧”的预言的事件的发生,这就是指西底家做王第十一年,尼布甲尼撒击退了法老合弗拉的进攻以后,回师进军耶路撒冷,完全占领并摧毁了这座城市(王下25:1-10;代下36:17-19)。
     那么西底家背弃盟约有什么预表意义呢?给我们今天带来什么借鉴呢?
            《先知与君王》第三十六章 最后的犹大王第30段
       【在那些迅速地引使全国趋于灭亡的人中,西底家王乃是罪魁首恶。这个犹大王由于全然弃绝主借众先知所传给他的训诲,忘记了他对于尼布甲尼撒所应有的感激,又违犯了他奉以色列的主上帝之圣名所起的誓,结果就背逆了众先知,背逆了他的恩人,更背逆了他的上帝。他凭着自己虚妄的智慧转向那从古以来就与以色列的昌盛为敌的国家,“打发使者往埃及去,要他们给他马匹和多民。”】
这里说,在迅速引导促使犹大国灭亡的人中西底家是罪魁祸首,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犹大王全然弃绝主借着众先知传给他的训诲,违犯了他奉以色列上帝的名所起的誓,结果就背逆了众先知,更背逆了他的上帝。那大家想想,这个西底家在今天代表谁呢?如果仅仅西底家本人的话,那他也只是背逆了上帝借着耶利米给他的直接警告,也不是众先知呀!因此这个西底家就是代表我们末时代违背、反叛《众先知书》最严重的自称上帝子民的教会,那就是小群人。虽然文工委也曾经相信《众先知书》,但后来又推翻了,而生命之光从来就不接受。只有小群人是在接受一部分《众先知书》时,又反对现在开启的《耶利米书》等,而《耶利米书》多是对背道的小群人的直接证言,是特别预言他们背道的过程和原因,以及即将带来的结局。这就叫“犹大王全然弃绝主借众先知所传给他的训诲”,他就如同西底家一样背逆了他的恩人——《众先知书》,更背逆了他的上帝!
西底家明明知道耶利米所传讲的警告是正确的,由于他成了迎合公众意见的奴隶,因此就违背众先知的训诲,背逆了上帝;那么今天小群人首领同样因迎合撒旦借着多数的爪牙所发表的意见而成了推动谬道阴历安息日的罪魁祸首,因此他也就背逆了《众先知书》,也就背逆了上帝。
背逆之后的西底家就怎样呢?“凭着自己虚妄的智慧转向那从古以来就与以色列的昌盛为敌的国家——埃及”。今天与上帝昌盛为敌的权势是谁?就是巴比伦——天主教。今天小群人是不是投靠了天主教,天天传天主教所散布的谬道,为魔鬼摇旗呐喊,助纣为虐,就是转向了与上帝为敌的国家!这就叫背弃盟约。那么背弃盟约就要受到背弃盟约的约定带来的惩罚。我们再看:
  
【耶37:9-10】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要自欺说“迦勒底人必定离开我们,因为他们必不离开。你们即便杀败了与你们争战的迦勒底全军,但剩下受伤的人也必各人从帐棚里起来,用火焚烧这城。’”
            上帝给背信弃义的西底家断言:虽然埃及法老的军队来为你暂时解围,但是你们不要以为危机已过,万事大吉。不要自欺,认为“巴比伦迦勒底人必定离开我们,我们得救回归的时候到了”,这是不可能的。其实他们是必不会离开的!也就是说,犹大国王西底家和他的谋士们希望埃及能够从巴比伦人的手中解救他们,这是枉然的!
              “你们即便杀败了与你们争战的迦勒底全军,但剩下受伤的人也必各人从帐棚里起来,用火焚烧这城”,这形象生动地肯定了耶路撒冷必遭的厄运。也就是说,耶路撒冷遭劫的命运已成定局,不可避免!
【耶37:11-16】迦勒底的军队因怕法老的军队,拔营离开耶路撒冷的时候,耶利米就杂在民中出离耶路撒冷,要往便雅悯地去,在那里得自己的地业。他到了便雅悯门那里,有守门官名叫伊利雅,是哈拿尼亚的孙子、示利米雅的儿子,他就拿住先知耶利米说:“你是投降迦勒底人哪!”耶利米说:“你这是谎话,我并不是投降迦勒底人。”伊利雅不听他的话,就拿住他,解到首领那里。首领恼怒耶利米,就打了他,将他囚在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因为他们以这房屋当作监牢。耶利米来到狱中,进入牢房,在那里囚了多日。
            我们看预言之灵的解释:
《先知与君王》  37章被掳到巴比伦
【西底家作王第九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来攻击耶路撒冷”,围困这城(王下25:1)。犹大的前途是毫无希望的了。主亲自借着以西结宣称:“我与你为敌。”“我耶和华已经拔刀出鞘,必不再入鞘。……人心都必消化,手都发软,精神衰败,膝弱如水。”“我必将我的恼恨倒在你身上,将我烈怒的火喷在你身上,又将你交在善于杀灭的畜类人手中。”(结21:3,5-7,31)
         埃及人极力设法要来援救这个被围困的城,迦勒底人为要防止他们,所以暂时撤退了围困犹大京城的军兵。因此西底家的心中生出了希望,便派人去请耶利米为希伯来民族而祈祷上帝。
        先知可怕的答复乃是:迦勒底人必要回来毁灭这城。命令已经发出;这个怙恶不悛的国家无法再避免神的刑罚了。主警告祂的子民说:“你们不要自欺……迦勒底人……必不离开。你们即便杀败了与你们争战的迦勒底全军,但剩下受伤的人,也必各人从帐棚里起来,用火焚烧这城”(耶37:9-10)。犹大剩下的人都必被掳去,要在患难中学习他们在比较顺利的环境中所不肯学习的教训。那守望的圣者所发出的这个命令是无可上诉的了。
         这时耶路撒冷城里还有一些义人,神的旨意曾经向他们显明,他们中间有几个人决心要将那藏有上面写着十诫之法版的神圣约柜,挪到强暴人之手所无法触及的地方去。他们就这样行了。他们以悲哀忧伤之情将约柜藏在一个山洞里,这柜因以色列和犹大众民的罪而与他们隔离被隐藏起来,以后再不归还他们了。那神圣的约柜至今仍隐藏着。自从它被隐藏以后,始终没有受过惊动。
         耶利米多年来站在众民面前,作上帝忠心的见证人,如今,当这不幸的城邑将要落到外邦人的手中时,他就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完成,便想要离去,但被一个假先知的儿子拦阻了,这人去告发说耶利米要去投降巴比伦人,因为他过去屡次劝告犹大要顺服他们。先知不承认这个虚谎的控告,虽然如此,但“首领恼怒耶利米,就打了他,将他囚在……监牢。”(耶37:15)
           当尼布甲尼撒的军队南调去应付埃及人时、犹大的首领和民众心中所生出的希望,很快就化为泡影了。主曾说:“埃及王法老啊,我与你……为敌。”埃及的力量不过是一根折断的芦苇。圣灵已经启示说:“埃及一切的居民,因向以色列家成了芦苇的杖,就知道我是耶和华。”“我必扶持巴比伦王的膀臂,法老的膀臂却要下垂,我将我的刀交在巴比伦王手中,他必举刀攻击埃及地。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结29:3,6;30:25)】
           这段预言之灵告诉我们:西底家作王第九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来攻击耶路撒冷,这时犹大国的前途已经毫无希望了。在耶利米预言的同时,同时代被掳去巴比伦的以西结先知在迦勒底河边见异象的时候也对耶路撒冷的命运做出了同样的预言。这里用以西结书29章,30章巴比伦王要打断法老的膀臂、举刀攻击埃及来预言耶路撒冷的毁灭。由此可以看出,耶利米书37章与【耶39:1-2】“犹大王西底家第九年十月,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来围困耶路撒冷。西底家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被攻破”描写的是同一件事。就是耶路撒冷即将被围困、被攻陷,埃及法老的膀臂要打断下垂,也就是预表末后属灵的耶路撒冷(上帝的教会)要受到逼迫、熬炼,如同将肉煮烂,把汤熬浓,使骨头烤焦结24:10以及末后属灵的埃及(中国)要被征服的情形。在学习39章的时候会有详细的描述!
     那么当西底家看到迦勒底的军队撤离的时候就生出希望要耶利米为他和犹大国代求,但是耶利米仍然发出打击西底家信心的不吉利的话语。在耶利米做出对犹大国绝望的预言之后,耶利米认为自己的使命也完成了,就想离开这即将遭到刑罚的城市,然而被假先知拦阻了。那耶利米所发出的本章的信息预表末时代什么时候的事件呢?
    “犹大剩下的人都必被掳去,要在患难中学习他们在比较顺利的环境中所不肯学习的教训。那守望的圣者所发出的这个命令是无可上诉的了,”“守望者”是谁?就是“刀剑临到要吹响号角”的人,也就是今天对耶路撒冷(教会)被围困、埃及(中国)要被打断膀臂发出呼吁和警告的人。“犹大剩下的人都必被掳去”,什么时候被掳去?在患难中。这里的“患难中”指的就是宗教立法给剩下的余民——“最后的复兴”带来的逼迫与囚禁。
              在这次患难中上帝的子民要怎么样呢?要学习他们在比较顺利的环境中所不肯学习的教训。现在我们信徒受到的试炼患难还远远不足以应对末后兽印的患难,现在太安逸了。因此上帝要通过耶路撒冷被攻陷(中国宗教立法)来让子民学习这个功课。这个功课有多难呢?逼迫有多严重呢?就是在以西结书24章中“烈火烹骨头”的场面,也是[url=]法国革命的重演[/url]!
               也就是说,当我们把《耶利米书》信息都发布完结的时候,也就相当于耶利米的使命完成的时候,这时就是预表耶路撒冷被围困(宗教立法),上帝剩下的民要被掳去(宗教立法时被囚禁、逼迫,患难临到)的时候。我们在学习《以西结书》的时候知道,当宗教立法颁布后,再过一年零二天就是中国战争爆发的日子,战争爆发就是埃及法老开始被打断膀臂的时候,大河中的鱼——被钩的时候。今天就属于耶利米向西底家宣布对犹大国最后命运的时刻,我们今天发布的这些信息就是对属灵的犹大国(教会)命运的最后预言!
这里还说到“这时耶路撒冷城里还有一些义人,神的旨意曾经向他们显明,他们中间有几个人决心要将那藏有上面写着十诫之法版的神圣约柜,挪到强暴人之手所无法触及的地方去”。这些保护上帝十戒法版的义人,就是代表在末时代背道的假先知篡改上帝的真安息日时,那些维护上帝律法尊严的余民,用《众先知书》真理对他们的背道篡改律法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言,并用预言之灵对阴历安息日谬道进行有力的驳斥,对圣安息日的正确性无可撼动的无可辩驳的论据给予充分的阐述,使很多迷路的羊回头。上帝真安息日决不能撼动丝毫的论证,就是把真安息日挪到强暴人之手所无法触及的地方去。
               看到这里,我们就应该明白我们今天已到了《耶利米书》预言的哪个阶段了!

【耶37:17】西底家王打发人提出他来,在自己的宫内私下问他说:“从耶和华有什么话临到没有?”耶利米说:“有!”又说:“你必交在巴比伦王手中。”
                当耶利米对犹大国做出悲观的预言后,西底家仍然不死心,优柔寡断的西底家又“私下”召来了耶利米,仍希望从先知那里得知“从耶和华那里有什么有利于他的话”。但耶利米怎么说呢?“你必交在巴比伦王手中”。正义忠诚的先知并没有屈从诱惑、压力而削弱自己的信息,以躲避仇敌的进一步迫害。他勇敢地重复了他以前有关西底家会被巴比伦人掳走的预言(耶32:1-5),继续大胆声明背逆的犹大王的结局已经不可避免!
【耶37:18-21】耶利米又对西底家王说:“我在什么事上得罪你,或你的臣仆,或这百姓,你竟将我囚在监里呢?对你们预言巴比伦王必不来攻击你们和这地的先知,现今在哪里呢?主我的王啊,求你现在垂听,准我在你面前的恳求:不要使我回到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免得我死在那里。”于是,西底家王下令,他们就把耶利米交在护卫兵的院中,每天从饼铺街取一个饼给他,直到城中的饼用尽了。这样,耶利米仍在护卫兵的院中。
     耶利米正告西底家:我给你们预言的都在成就,都实现了,你们就憎恨我,把我下到监狱里面。而那些假先知骗苦了国王,耶路撒冷并没有像他们所宣称的得救(耶28:1-4),反而却被包围了,现在预言耶路撒冷必得救的假先知到哪里去了呢?迦勒底人的暂时撤退,似乎证实了他们的希望,但其实只能加强他们的骗局!这就是耶利米对西底家毫不留情的预言!
              11-21节就是描写了:在耶路撒冷被困的危机因法老的军队临到稍纾解时,耶利米试图离开那里,想必是要前往经营刚自哈拿篾手中购得的地业。但耶利米的动机却被误解,于是他以有投降敌人之嫌而被拘禁。耶利米暂时被关在文士屋中的地牢内。在这种情形下,被捕的人有时会被囚于蓄水池中,这是极令人痛苦的地方(38:6、13)。随后耶路撒冷再度被围,西底家再一次求问耶利米。然而,由于举国上下仍然背道,西底家听到的不是安慰,反而是不减反增的毁灭信息(参32:3-4,34:2-3)。假先知们所说的平安信息,此时才露出本来的面目(28:2-3)。耶利米恳切的祈求,上帝应允了,他之后便从卫生极差的地牢,被移交到护卫兵的院中。如此耶利米便享有较大的自由,且每日均有定量的食物供应。当围城将近尾声时,城中的饼用尽时,预言中的饥荒就成了事实。这些在38-39章中就要应验!
                我们再看预言之灵对17-21节的解释:
   《先知与君王》 37章被掳到巴比伦
耶利米又对西底家王说:我在什么事上得罪你,或你的臣仆,或这百姓,你竟将我囚在监里呢?对你们预言巴比伦王必不来攻击你们和这地的先知,现今在哪里呢?主我的王啊,求你现在垂听,准我在你面前的恳求:不要使我回到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免得我死在那里。”(耶37:17-20)
           因此西底家王就下令,要他们“把耶利米交在护卫兵的院中,每天从饼铺街取一个饼给他,直到城中的饼用尽了。这样,耶利米仍在护卫兵的院中。”(耶37:21)
            王不敢公然表示相信耶利米。他虽因受恐惧所驱使而私下求问先知,但他还是太懦弱了,不敢冒着首领和民众的反对去顺从先知所宣示的上帝的旨意。
              耶利米在护卫兵的院中,继续劝人服从巴比伦的统治。起而违抗必自取死亡。主传给犹大的信息乃是:“住在这城里的必遭刀剑、饥荒、瘟疫而死;但出去归降迦勒底人的,必得存活,就是以自己命为掠物的,必得存活。”这话是简明而肯定的。先知更奉主的圣名勇敢地说:“这城必要交在巴比伦王军队的手中,他必攻取这城。”(耶38:2-3)】
   耶利米直白无误的预言显然使西底家受到了感动,并相信耶利米的话语,但是由于他的懦弱,不敢冒着民众的反对去顺从先知宣示上帝的旨意。不愿意把这些真实的来自上帝的信息勇敢地宣布出来。今天我们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在传这些信息的时候有多少人愿意相信,有多少人将信将疑,有多少人信而不传如西底家呢?这是为什么呢?再看:
  
           先知与君王》第三十七章 被掳到巴比伦,第17段
       【上帝甚至在最后的时刻,还是如此显明自己乐意施恩与凡决心顺从祂公义之要求的人。如果王决心顺从的话,民众的生命就可保全,而城也不至被火焚烧,但他总认为自己回头已经太晚了。他怕犹大人,怕受戏弄,怕丧失性命。西底家在多年背叛上帝之后,就认为自己若向民众说:“我领受了主借着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我不敢违背这许多警告而与敌人作战”,这未免太失尊严了。】
   
                看到了吗?就是过于自尊,不愿意悔改。爱人的荣耀超过上帝的荣耀。当初生命之光的人怎么说呢?就算打战,我们也不相信《众先知书》;今天小群人怎么说呢?即使阴历安息日错了,就让它错下去吧!意思就是:为了尊严,为了面子,决不回头!因此他们就如同西底家一样,一次次地推动《众先知书》预言的应验。他们不能成为尼尼微城,就只能加速《耶路撒冷的毁灭在末时代的重演》的进程!
                请继续关注西底家所预表的末时代犹大王国(教会)的最后命运!



db57b107606f2076bcba1c15a1e9d477.jpg


676bdcff6776bd61262b489823ee1338.jpg





哎...哈利路亚,签到来了4...
金灯台团契欢迎您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